马来西亚是柠季东南亚的首攻市场: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人均GDP旗鼓相当,且马来西亚华人占比较高。首店先在柔佛州测试模型,后进驻柏威年等顶级商场。
柠季海外业务负责人董迅透露, 整个东南亚地区,马来西亚小红书的月活数量是最高的。这反推其成为柠季现在搭建海外矩阵账号做投放的传播策略。
在海外,柠季的开店方法论是 首店不开核心区,先测模型 :选择当地排名靠前但租金较低的商场,同时覆盖本地人与华裔客群,降低试错成本。
柠季香港首店就开在很多人都没听过的边缘地区大埔。马来西亚首店未选、入驻的吉隆坡 TRX 商场,而是落户柔佛州。当地人曾向柠季团队反馈,他们并不习惯在这个新开的商场消费。
事实的确如此,两个月间隔后,柠季团队再去考察,发现吉隆坡 TRX 商场的流量没有那么高了。最后选择在柔佛州开首家模型店的另一关键理由是 此地有大量在新加坡打工的当地人周末回流消费,消费力强且成本更低,既能测试产品又能覆盖新加坡客群。
首店不开在核心区,先测单店模型 的方法论,这一逻辑源于国内已经行之有效的经验。柠季最早的长沙首店选择开在长沙核心区南门口,但位于偏僻地段,面积仅 3 平方米。
汪洁的理解是, 我们一定要测出来到底你是产品型还是地段型。因为只是地段型的单店模型很难复制。你需要找出来一个值,能够规模化,构建健康的单店盈利模型。成本高,收入可能会有对应的增加,但是给到门店端的压力就会很大。
东南亚开拓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
柠季海外业务负责人董迅告诉虎嗅, 商场要求很多,设计团队要求双语,很多图纸是国内没有做过的,要重新根据当地的习惯去增加图纸,很多内容甚至没法翻译,只能不断沟通,但我们也会跟招商反向提要求,组成团队去解决问题,落地需要时间。
海外商场也在迭代,刚去新加坡聊的时候,他们对细分品类是没有概念的,他的评判标准是我这家商场里有多少家水,他不会看这个水里面有多少家是奶茶,有多少家是咖啡,有多少家是柠檬茶,但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每一个楼层或者点位,该放什么品类了。
而距离商场作出品类认知转变,仅仅只是半年时间。
先保证 顺应人性 ,再做差异化的逻辑,这也穿插在柠季海外所有流程中尤其是产品迭代。
国内消费者对 鸭屎香 有基础认知,但海外直译令人困惑,柠季索性改成 乌龙柠檬茶 ,加注解说明茶底特色,董迅指出,喝着好喝了,自然就会有人问了。
在东南亚,柠季强调 本地化融合 ,比如在马来西亚推出按当地不同地域风味调制的彩虹酱料(而非纯沙拉酱);在美国,因当地冬天气温低、冷饮需求有波动,则测试热饮。不同地区共通的一个本质是 用本土化语言去讲故事 :在东南亚靠 柠檬茶 + 甜筒 的组合撬动穆斯林消费群,在北美靠 热食化 探索非华人市场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@柠季柠檬茶专门店
董迅补充解释,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地区穆斯林占比高,初期柠季门店全是华人员工,穆斯林消费者没亲近感,后来招了穆斯林员工,加上产品做了调整 比如推出符合清真认证的雪顶、冰沙,买任意饮品加1马币换甜筒(当地冰淇淋很畅销),慢慢打开局面。
现在,柠季门店中当地人和华裔消费各占一半,核心是 用他们熟悉的产品带他们尝试柠檬茶 。
支撑其整套海内外扩张节奏的,还有组织层面上的 非典型 团队。
柠季的核心团队一直在 打破行业边界 从新浪微游戏前CTO金山负责数智化建设,到合伙人谭力操盘品牌运营。
汪洁觉得,跨界能带来新思维。 柠季CEO金山是程序员出身,管过600个程序员,用互联网思维做数字化,比传统餐饮人更懂系统效率;柠季海外业务负责人董迅是香港双硕士,开过火锅店、供应链厂,懂前端运营也懂后端,这种复合能力很重要。柠季招人不框死 餐饮经验 ,更看重 皮实、聪明、有韧性 ,这些素质比行业经验更通用。
出海团队上,柠季美国团队配置品牌、产品、模式全改了,高管在美国考察待得最久,先搭1.0版本团队;东南亚由经理负责,配置微调,团队高管没有像在美国一样长期驻场。
但核心都是 传承 + 本土化 ,总部派核心成员过去带文化和产品标准,当地招属地人才解决落地问题。0-1阶段不设KPI,允许团队自由生长。
未来趋势是头部聚集和并购潮
针对茶饮出海,汪洁也对虎嗅做出了未来趋势判断。以下为实录,经虎嗅编辑整理:
虎嗅:接下来出海还会忙什么?
汪洁:今年8月,我将去考察巴西和墨西哥市场。我观察到,、滴滴平台已布局墨西哥、巴西市场,具备一定的餐饮外卖基建基础。
虎嗅:你给柠季出海定的目标是什么?
汪洁:给出海过早定目标反而会限制发展的可能性。在国内,柠季最早从长沙1.0到上海3.0的组织迭代,围绕着 能力跟着阶段走 。长沙1.0是区域深耕,拼单店运营,到上海2.0是全国扩张,建供应链和中后台。现在的3.0全球化,更需要的是跨文化管理能力。
但在迭代过程中,肯定会有人跟不上节奏,早期多个加盟商不适应数字化,但也会有新伙伴加入,这是自然规律。
虎嗅:对柠季团队来说,出海遇到的最大问题是?
汪洁:出海对柠季团队来说,遇到的所有问题不是问题,只是需要时间。但柠季内部最在意的一件事是, 不能丢中国人的脸 海外开店不只是做生意,还代表中国品牌,第一家店可以炒作爆火,但要让加盟商长期赚钱,才是根本。美国有人用100万美金投资单店,柠季没接加盟合作,因为模型还没跑通,贸然接手反而会损害口碑。
虎嗅:你判断,2025年到未来,整个餐饮的趋势是什么?
汪洁:头部聚集和并购潮。
5000家店以上的品牌已经越来越多,供应链、人才、资金都往头部走,形成闭环。上市潮后,头部品牌增长见顶,会通过并购第二梯队品牌突破,未来2-3年,这种整合会很明显。茶饮品类红利期过后,拼的更是组织能力和生态布局。
虎嗅:柠季接下来的核心战略是什么?
汪洁:柠季肯定不是一个万店的模型。出海和并购是柠季接下来的核心并列战略。
出海方面,柠季会在东南亚持续开放加盟,美国继续打磨直营模型,墨西哥、巴西等市场先考察;并购上,参考丹纳赫模式。2022 年,柠季已经收购了咖啡品牌RUU,现在RUU有十几家店正在 猥琐发育 ,未来则等待团队和模型基础扎实了再发力。
出海对柠季来说是一点一点啃下来的,并没有说某一个时间节点特别重要。出海前首先会看当地茶饮的发展阶段和国内阶段的差异,对比国内,不同阶段对应的主流产品、模型都不一样,要看他们可能更加喜好的视觉、色调,和对品类的理解。
一定是你自己去看了以后才有切实体感,合作伙伴会基于他的视角认为你适合,但是适不适合你自己得试一下。
出海和并购这两件事都急不来,得看时机 你想收的时候他未必想卖,他想卖的时候你未必需要,节奏很重要。
虎嗅:多次提到节奏二词,柠季的节奏是什么,您怎么总结柠季的出海基调?
汪洁:很简单。慢慢来,先把 1.0 版本的团队、产品、店型打磨好,比什么都重要。
本文封面图来源:小红书@NingJi Global(柠季)
提示:
*本文为虎嗅APP原创,不代表FoodTalks立场,转载请联系出处。
*资讯投稿与商务合作,请查看 ,并联系Bobo。
*如遇二维码失效无法加群,请联系工作人员Lemon(微信号:FBIF_Lemon)。
关注公众号点击获取更多
微信扫一扫
当以三至五线市场为主的幸运咖试图向高线城市突围,蜜雪集团能否成功复制自己的神话?
罢免张蕊女士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职务,该罢免已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。
有品牌多店稳居区域好评榜TOP1。
中国抹茶,需要更多产品来“定义”。
获取更多食品资讯与供需信息!